記者近日獲悉,根據2021年度、2022年度國土變更調查成果,陜西省耕地數量連續兩年實現了凈增長,累計增加88.03萬畝,有效扭轉了近十年來全省耕地面積連續下降的被動局面。
圖為 陜西高標準農田
在26日召開的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上,副省長、省自然資源廳廳長竇敬麗作了關于耕地保護工作的報告。據悉,近年來,陜西省不斷強化國土空間規劃引領作用,統籌劃定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其中,實際劃定耕地保護面積4327.56萬畝,劃定永久基本農田面積3379.43萬畝,均高于國家與陜西簽訂的耕地4326萬畝、永久基本農田3377.6萬畝的保護任務。
同時,陜西省多管齊下強化耕地保護機制,五級田長+網格員田長制工作體系基本構建完成,全省共明確各級田長3萬余人,巡田網格員7萬余人。全面落實耕地保護激勵措施,對2市、15縣(市、區)、100個鄉(鎮)進行通報表彰,對100個鄉(鎮)分別給予100萬元資金激勵。不斷拓展占補平衡渠道,積極推進“關中占、關中補”,實施關中平原地區老化果園恢復耕地工作。
嚴控新增建設項目占用耕地,2022年對所有項目實行節地評價,核減項目用地規模3168.82畝。堅持“以補定占”,2022年入庫補充耕地19.3萬畝,糧食產能1.01億公斤,確保了引漢濟渭二期、東莊水庫、比亞迪汽車擴能項目等重點建設項目用地。
陜西省還加快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截至2022年年底,全省共建成高標準農田2011.17萬畝。以“長牙齒”的硬措施嚴格土地執法,扎實推進“大棚房”問題、農村亂占耕地建房、挖湖造景問題等專項整治。
聲明:以上文章來源西安晚報,如涉版權,請通知0537-3163974刪除。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