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黃山市黃山區仙源鎮弦歌村千畝油茶喜獲豐收,當地村民正忙碌著采油茶、曬茶果,呈現出一派繁忙的景象。
弦歌村,漫山遍野的油茶樹枝繁葉茂,一顆顆紅彤彤、沉甸甸的油茶果掛滿枝頭。當地村民穿梭在油茶林間,忙著采摘、打包、搬運,望著新一年的果實成熟,他們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圖為 油茶
“我們早上7點鐘上班,一天大概能采到300多斤,工資每個月有3000多塊。”剛剛從山上采完油茶果回來的村民孫利華說道。據了解,新鮮的油茶果被運送下山后,要經歷至少半個月的集中晾曬,等待果肉果皮分離后再由人工挑揀出油茶籽進入山腳下的煉油生產線。復雜繁瑣的生產工序,意味著需要大量勞動力,每年一到油茶采摘生產高峰期的時候,村里三分之二的農戶都來基地幫忙。弦歌村村民唐小毛說:“在這里干事一天能掙90元,要不是有油茶基地,去哪里掙?還有租金,租了我們的山和田地,都有租金給我們。”
雖然今年下半年受少雨干旱的天氣影響,但在當地農技人員的指導下基地進行科學養護,實現了穩產增收。2022年,仙源鎮弦歌村油茶鮮果產量達20萬斤,曬成干籽4萬斤,預計年產茶油2萬斤。
黃山仙源弦歌油茶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王小鳳介紹說:“今年的訂單情況都非常好,訂單量目前已經有大概5000斤以上了。”
油茶作為仙源鎮弦歌村一村一品的主導產業,自2019年以來,該村與黃山弦歌生態旅游發展有限公司及弦歌村油茶基地農戶組建了黃山弦歌油茶專業合作社,通過“村集體+公司+農戶”的模式,帶動當地村民享受到了產業發展帶來的紅利。目前,共有120多位村民在家門口實現了就業。
“油茶樹是越長越大了,我們的果實也越結越多,產值也是越來越高,當地老百姓的收入也會越來越高。去年光我們這一個弦歌村幾個村民組,就發放了110多萬,今年預期達150萬以上。”王小鳳說。
聲明:以上文章來源安徽日報農村版,如涉版權,請通知0537-3163974刪除。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