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花生交易網(m.zpzvwot.cn)訊 在數九寒冬吃到西紅柿、辣椒、黃瓜已不是稀奇的事。正因為有這些反季節蔬菜,人們才能在四季吃到各類美味菜肴。
這些反季節蔬菜,究其來源主要有三類,一類是從遙遠的南方跋山涉水運送而來的南方蔬菜,比如云南、海南等出產,被運至北國的應季辣椒、番茄;第二類是從冷庫里搬出來的應急儲備;第三類則是大家印象最深刻也最容易碰到的大棚蔬菜。
有很多人認為,反季蔬果是通過化肥、農藥、激素等等催出來的,不僅營養價值達不到標準,是否安全都很難說。
在反季節蔬菜的培育中,的確常用到植物生長激素,專業說法叫“植物生長調節劑”。這是因為,如果是應季種植,授粉工作由蜜蜂等昆蟲完成,而大棚中沒有這樣的“勞動力”,這時就必須用到不經授粉也能結出果實的植物生長調節劑。
實際上,目前允許使用的植物激素都經過了長時間毒理實驗,才進入到實用階段,幾乎無毒或低毒。并且植物生長調節劑在植物體內以及自然條件下會發生降解,殘留在蔬菜上的量遠遠低于國家標準。對于一些毒性較高的調節劑,都有明確的適用范圍和用量要求,只要按照要求使用,是能夠保證安全的。
除了激素問題,很多人擔心設施蔬菜農藥殘留容易超標。反季節蔬菜和應季蔬菜一樣,安全是種出來的,只要植物激素和農藥使用合理,反季節蔬菜同樣是安全的。生產過程的安全,才是反季節蔬菜安全的保障。而這一關,把握在種植者,還有檢測監督者手上。
(來源:市場導報)【原題目:食用反季節蔬菜安全嗎?】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