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花生交易網(m.zpzvwot.cn)訊 由四川省農業科學院主辦的四川花生產業研討會,邀請到中國花生研究領域唯一的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河南省農業科學院院長張新友參會。會議期間,他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
針對四川花生產業的特點,張新友院士提出建議:四川花生的消費方式主要是食用,包括鮮食、烘烤、花生果、油炸花生米、花生碎等,應堅持食用花生的發展方向;在品種選育上,要瞄準消費需求,重點選育高油酸鮮食及加工專用型品種。
四川花生發展之路與眾不同建議:堅持走發展食用花生的路
據統計,四川花生種植面積居全國第五位,單產居全國第八位。全省花生種植面積398多萬畝,產值達67.5億元。
全省139個縣種植有花生,種植面積10萬畝以上的縣有11個,5萬畝—10萬畝的縣有15個。
對于四川花生的發展,張新友了如指掌。他總結了四川花生發展的三大優勢:一是有基礎,加工氛圍好,有產業基礎;二是開發的產品類型多;三是由于特殊的地理、氣候條件造成四川的花生品質好,這也是長期人工選擇的結果。
正如張新友所言,四川花生的加工非常有基礎,僅宜賓就有13家加工企業。加工品種中包括大家耳熟能詳的花生米(涼拌、油炸、花生奶、宮保雞丁)、花生碎(宜賓燃面、火鍋油碟)、烘烤花生(原味、蒜香、鹵味)、花生酥、花生芽、花生干果、鮮食花生等。“四川花生80%—90%用來食用,要求口感好,細膩、甜香。”四川省農科院經作所研究員張相瓊說。
張新友提到的四川獨特的地理氣候條件,主要是指四川花生適宜種植區域海拔從350米—2400米,落差達2000米,收獲期早至6月,晚至11月。在氣候上也呈現出多樣性,如涼山州,陽光充足、積溫足、晝夜溫差大;甘孜和阿壩,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成都平原、川中丘陵地區,雨水充沛,花生種植歷史悠久。
張新友強調:“四川把花生當食品,不像北方是用來榨油,這是很不錯的選擇,要堅持!四川地理和氣候特殊,花生的品質和口味也有特點,非常適合食用,而且比榨油效益高多啦。”
(來源:四川農村日報)【原題目:堅持四川特色,走食用花生發展之路】
|
![]() |
? | ![]() |